高息发债|新力控股利率高达11.7% 巨额利息拖累盈利

来源: 2020-05-22 18:19:53  
引言:对于房地产来说,规模背后总离不开“杠杆”二字,融资一直是房企运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。而融资成本的高低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房企的综合实力,未来也会对其整体竞争力产生较大影响。疫情后境内融资迎来短暂宽松窗口期,众房企纷纷抓住机会积极“补血”,而此前火热的海外债则有所降温。不过部分房企融资利率低至2%-3%左右,而有些房企虽较此前利率有所降低,但仍高达8%以上,甚至达到10%。新浪财经大眼楼管特推出“资金成本下降,谁的利率还在高位”系列报道。

相关阅读:

(一)高息发债|发债利率越发越高 正荣地产是怎么了?

(二)高息发债|阳光城利率仍达7% 融资需求迫切周转下滑

(三)高息发债|新湖中宝美元债成本达11% 投资中信银行账面巨亏

(四)高息发债|景瑞控股两年内153亿负债到期 销售停滞

(五)高息发债|新力控股利率高达11.7% 巨额利息拖累盈利

新浪财经房产|大眼楼管 青柠

今年以来,由于疫情冲击,政策端明显放松,在国内宽信用宽货币环境下,内房企主要融资渠道由境外转向境内,美元债规模较去年锐减,境内发债量猛增。

克而瑞数据显示,在今年以来的几个月中,房企海外发行美元债的平均成本在6%左右,在境内发行债券的平均成本在3%左右,中海、世茂等新发行的债券融资利率均不到4%,境内融资利率较去年发生明显回落。

3月,新力控股也进行了了其自去年11月上市以来的第一次融资。公司于3月11日发行2.8亿美元,利率为11.75%的优先票据。

2018年-2019年,新力控股的平均融资成本均高达9%,此番在境外融资利率有所松动之下,公司的融资利率依然达到10%以上。并且值得一提的是,新力控股此次票据发售价为票据本金额的98.641%。意味着,公司此次融资付出的真实成本要比11.75%更高。

规模,是房企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却不是唯一。在融资中,资金方会综合考虑偿债、盈利等各方面因素,评估其综合实力,此次宽松窗口期规模房企融资利率明显分化。新力控股虽然规模与龙光地产相近,二者2019年全口径销售规模均在900多亿元,都是千亿俱乐部准预备役,但新力控股的融资成本却要明显高于龙光地产。

资金成本对企业竞争实力的反应来得更直观。

2020年1月,龙光地产进行了两次美元债融资,分别为3亿美元5.75%优先票据和1.8亿美元5.4%优先票据,事实上在1月融资环境还未有明显宽松。而新力控股3月的融资成本约是龙光地产的2倍。通俗点来说,就是市场认为借钱给新力控股的风险较高,所以匹配给其超行业平均、超同规模房企的融资利率。而新力控股无论从盈利能力、偿债能力还是现金流水平来看,都非常一般。

新力控股虽与龙光地产有同等的销售规模,但收益差距巨大。2019年,龙光地产的营业收入是新力控股的2.14倍,净利润更是高达其5.76倍。

Wind数据显示,龙光地产与新力控股的毛利率均在30%左右,但前者的净利率远远高于后者。新力控股2019年7.46%的净利率水平放至全行业来看,也是差等生。新力控股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。

高成本非银贷款占比较大,财务严重费用拖累盈利能力。

2019年,新力控股的计息负债由2018年的221.03亿元进一步上升至265.73亿元。同时,公司的短期债务占比由2018年的41.74%进一步上升至43.82%,短期借款占比较大。

2019年,新力控股的利息开支总额由2018年的20.21亿元进一步上升至24.10亿元,分别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488.16%和13.57%。但同时公司将大规模的利息进行了资本化处理,资本化利息率分别高达78.94%和81.06%,最后确认的财务成本为4.26亿元和4.56亿元。

但不管是资本科目还是费用科目,是利息就需要公司进行偿还。大额的财务费用显然对新力控股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严重拖累,而高成本的非银借款占比较大无疑重要原因之一。

从债务结构来看,2018年-2019年,公司的计息借款中,非银行借款均要高于银行借款,2019年非银行借款达到133.57亿元,占比有息负债50.27%,高成本的非银借款占比较高,无形中进一步加大了公司的资金压力。

财报显示,新力控股2019年将数个附属公司的部分股权转移给信托公司进行融资抵押。

调节有“术”,净负债率骤降218个百分点。

庞大的财务成本令公司的资金压力增大,并且高成本的信托贷款不是长久之计。公司存在着提高融资能力、获取更高的银行授信额度,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融资结构,进而降低融资成本的迫切需求。而第一步,便是降低合并层面负债率。2016-2018年,新力控股的净负债率分别达到300%、205%、285%的超高水平。

2019年在负债规模继续增长的情况下,新力控股的净负债率骤降至67%。这背后是高超的财务“调节”手段。事实上,新力控股一直都对合作开发项目依赖较大。2018年-2019年,公司的权益销售比例均不到50%。通过主动降低项目权益比,并表与出表,对公司的负债和净利润有较大的调节空间。截至2019年,公司共有80个附属公司、37个联营、合营企业。

扩大分母:所有者权益的大幅上升。2019年,新力控股并表了不少附属公司,当年收购附属公司的投资额为6.48亿元。当期新力控股的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了194.39%,其中少数股东权益大幅增长了724.63%,由上一年度的8.16亿元激增至67.29亿元,占当期总权益的比例大幅升至45.17%。

缩小分子:联营、合营负债出表。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上述并表的少数股东以外,公司还有大量未并表的合营联营公司,权益合计达132.2亿元,同比增长了189.1%。

2019年,新力控股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额分别达到20.64亿元和64.84亿元。截至2019年末,公司对合营公司的投资为59.93亿元,占当年非流动资产的32.64%;对联营公司的投资为72.32亿元,占当年非流动资产的39.39%,二者合计权益达132.25亿元,较去年同比增长189.13%。

财报显示,除了两个公司之外,新力控股的联营公司的权益占比几乎均为49%-50%。实现在负债出表的情况下,最大比例的获取收益。

截至2019年末,新力控股的现金储备为165.99亿元,但受限制资金达到57.49亿元,剩余现金尚不足以覆盖116.44亿元的短期有息负债,偿债压力较大。债得发,高息无可奈何。

虽新力控股2019年公司合约销售规模有914.23亿元,看似也是即将跻身千亿成为头部房企,但联营合营挤占了公司大量利润。由于经营水平低下造成竞争实力较同等规模房企偏弱,由此带来巨大的融资成本差异,影响新力控股的利息支出,从而进一步拖累新力的盈利能力,形成恶性循环。因此提高经营水平,做到有质量的规模提升才是长久发展之计,通过财务手段美化后的指标并不能得到市场的真正认可。
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责任编辑:公司观察